第421章 洞房花烛_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
笔趣阁 > 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 > 第421章 洞房花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1章 洞房花烛

  第四百二十一章洞房花烛崔府之中,大红灯笼高高挂起,院内尽是红色大红绸,整个府中喜气洋洋。崔莺以文会友,找到了中意的如意郎君,也让崔府的掌舵人,泾州长史崔烈松了一口气。自己的女儿已十七岁了,如果再不嫁,就成老姑娘了,在大唐,十三、四岁的女孩子就可以结婚了,十七岁,有的都生了两个孩子了,自己的女儿虽美,又有才华,但眼光太高,多少达官贵人,公子帅哥主动求亲却都入不了她的法眼。而今天,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,崔长史也看过了这个如意郎君,确是俊美异常,又有才华,所以崔长史也松了一口气,心说女儿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归宿。崔长史很高兴,当即让人布置新房,当天晚上就让一对新人入洞房。崔家的家人们一个个欢天喜地,在整个崔府布置起来,直到夜色,在众人的簇拥下,武媚娘与崔莺拜了天地,入了洞房。洞房内,崔莺很是紧张,盖着大红盖头,双紧紧的攥着衣角。武媚娘却是一脸尴尬的坐在小桌前的椅子上。武媚娘现在只是在怨自己怎么生成了一个女人,没有本钱去娶崔莺,看来,如果现在主动说自己是女人,怕是崔莺会毫不犹豫的杀了自己。可是如果不说,一会儿崔莺要成就好事,自己又该如何是好?看来,必须转移视眼,今天晚上就要动手,弄到悟能的金身,否则麻烦就大了。想到这儿,武媚娘打开了崔莺的红盖头,只见崔莺一脸娇羞的坐在那里,眉目含春。武媚娘却说道:“小姐,现在众人都在前院饮酒,此时是最好动手的机会,快带我去把金身偷出来,我带你去长安。”

  一听武媚娘这话,崔莺有些失落,本来她着着洞房花烛夜,与武公子成就好事,哪成想人家却只为金身而来。不过为了自己将来的幸福,崔莺还是决定帮助武媚娘。崔家的家丁都去了前院饮酒,崔莺就带着武媚娘离开了房间,不一会儿,二人已来到了崔长史的房间外。“父亲,你在房间内吗?”

  崔莺问道。屋内没有人回答。崔莺就说:“父亲定是到前院饮酒去了,跟我来。”

  当下崔莺带着武媚娘进入了崔长史的房间之中,房间内空无一人,崔莺来到书架前,用力一推,却见那书架后方竟然有一个地洞口。武媚娘吃了一惊,心说想不到崔家还有暗室,怪不得岑文本派人到崔家来搜查,什么也没有查出来。当下崔莺拉着武媚娘进入暗室之中,崔莺点起了蜡烛,下一刻,只觉金光耀眼,却见正前方一张桌子上,摆放着一个和尚的金身。武媚娘心中大喜,终于找到悟能的金身了!这时武媚娘向那金身看去,这才发现,这悟能大师的金身,果然缺了男姓最重要的特征之物。武媚娘心头狂喜,有了这金身,就可以证明太子并不是悟能大师的儿子,而是李世民的亲生儿子。想不到这儿,武媚娘向悟能大师的金身拜了三拜,口中说道:“大师切勿怪罪,太子能否沉冤昭雪,就看你的金身了。”

  当下,武媚娘和崔莺将金身抬出了暗室,推上书架,二人抬着金身推开了房门。“呼!”

  下一刻,灯火通明,整个院子被照得亮如白昼,却见崔长史脸色铁青的站在院中,身后则是数十个家丁。“莺儿,你太让我失望了。”

  崔长史表情沉痛的说道。崔莺一咬牙,对武媚娘低声说道:“事已至此,只能拼一把也。”

  当下崔莺说道:“父亲,武公子是太子的人,他这次来泾州,就是为了让太子沉冤昭雪,请父亲成全我们,助太子一臂之力。”

  崔长史说道:“你可知,我们是五姓七望的一支,五姓七望现在与太子水火不融,你这样做,是背叛家族。”

  崔莺向崔长史一拜,口中说道:“父亲,为了女儿的幸福,你就放过我和武公子,让我们把金身带回长安吧。”

  “呛啷!”

  崔长史从腰间拔出长剑,剑尖对准了武媚娘,口中寒声说道:“想不到啊,我崔某竟然引狼入室!今天我必杀了你,以消心头之恨!”

  武媚娘神色一变,若是崔长史这一剑刺中自己,怕是自己绝无幸免之理,自己死倒不打紧,更重要的是,太子的案子也将我法得到昭雪,难道这是要天亡太子吗……长安,大兴宫,大兴殿,早朝之上。岑文本站在大殿中央,口中说道:“启禀皇上,臣这次到泾州寻查太子身世之迷,但却功亏一篑,悟能已死多年,死后的金身也不知去向,虽然有人说悟能是一个宦官,不可能生孩子,但却无法证实。”

  李世民问道:“也就是说,太子的身世无法得到证实?”

  岑文本叹了口气,口中说道:“请皇上恕罪。”

  李世民沉默,李炎的身份无法得到证实,那么,他这个太子之位就名不正言不顺,就无法堵住天下百姓之口,自己也没有办法再让李炎做这大唐的太子,否则万一李炎真不是自己的儿子,李炎日后成了皇帝,那岂不是让大唐的皇室易主吗?而且,就算自己不在乎皇室的血统,天下百姓会怎么看李炎?怎么看皇室?想到这儿,李世民沉默了,无法查清李炎身世,那自己真的无法让李炎再做这个太子。可是,李炎立了这么多的大功,可以说,大唐有今天的繁荣与强大,李炎功不可没,若是以这样莫须有的罪名废掉李炎的太子之位,怕是也有人不服。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呢?思来想去,李世民最终做出了决定,皇室的血统最为重要,一定要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洁性,否则真让外人当了皇上,自己的儿子,以及李唐所有的皇室成员,必然会遭到灭顶之灾。想到这儿,李世民心中已打定了主意。也就在这时,王珪出班说道:“既然李炎身世不明,我们岂能让他再做大唐的储君?臣以为,当废除李炎太子之位,另立赵王李福为太子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听到王珪的话,所有人都大吃一惊,特别是长孙无忌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立赵王李福为太子?王珪到底想要干什么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